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路建集团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奋进之年。宏嘉公司紧随路建集团发展战略和目标,以“转型升级发展、提高经营效益”为主线,广泛动员各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开展提质增效活动。
今年以来,宏嘉公司锚定北投集团“正风、协同、拓展、增效”八字工作方针,狠抓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大力推动部门协同作业,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其中,宏嘉公司工程管理部作为生产管理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好跨部门协同优势,为厂区建设、车间生产“提质增效”赋能。
“化旧为宝”助力厂区建设
近日,宏嘉公司交安车间建成启用,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完善的生产设备,为公司交安业务“提速扩能”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公司已先后完成2#堆场、2#喷砂房、交安车间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工程管理部主动与设备物资部协同,到各收尾工程项目回收周转材料,盘点现有周转材料投入到厂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中,2#喷砂房、交安车间使用周转轻钢材料4000余平方米,节约建设成本约140万元。
交安产品仓库 韦甫诚/摄
由于厂区内大型货车、特种设备往来频繁,工程管理部还利用完工收尾工程项目回收的隔离护栏,于厂区主干道划分145米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通过“人车分流”规范厂区道路交通管制,提升行人、行车安全性。
厂区主干道“人车分流” 韦甫诚/摄
“精细管理”降低生产损耗
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钢模板等产品通常具有材料用量大、结构工艺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加工中任何一处“不讲究”和“差不多”都会导致原材料损耗,甚至是产品质量缺陷。
对此,工程管理部联合技术中心办公室、设备物资部,紧盯生产加工深化设计、下料加工等环节的易损耗点,力求在源头控制材料损耗。在藤县村级集体经济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项目(以下简称藤县项目)零件下料切割环节中,工程管理部与技术中心办公室针对藤县项目3#、4#、5#仓库标准构件图纸进行优化,将深化设计覆盖到构件每一处角落,避免因图纸缺漏导致材料补签、产品返工。同时,进一步整合零部件图纸排版分布,优先使用余料进行下料切割,原计划使用35张钢板整合优化为31张。通过多种措施综合运用,藤县项目原材料损耗率基本控制在3%以内,为公司实现生产加工“降本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技能工人打磨零部件 韦甫诚/摄
“协同攻关”实现项目提速
为了实现项目又好又快建设,工程管理部积极推行重大项目(订单)推进会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订单)生产加工工作,最大程度降低部门协同作业中的“信息差”,群策群力解决重大项目(订单)在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重大项目(订单)推进会 韦甫诚/摄
那隆南枢纽互通F匝道桥钢箱梁是宏嘉公司首个自主深化设计、生产加工的钢箱梁项目。在钢箱梁现场安装过程中,为减少自重沉降、焊接高温对钢箱梁焊接精度影响,工程管理部与技术中心办公室针对环缝梁段间距、接口钢板平整度、环缝焊接质量等3项核心精度控制点,重新调整优化钢箱梁焊接顺序,通过采用“先底后侧”的焊接顺序,严格控制焊接温度,并利用大型定位马板施焊定位、全站仪跟踪监测、超声波探伤检测等技术,确保每一节段钢箱梁与桥墩中轴、纵距、标高数据精准对正,实现对钢箱梁焊接精度全过程精准控制。
钢箱梁吊装作业 周南/摄
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拱肋作为一个采用整体提升吊装工艺的庞然大物,特大桥塔架“站稳脚跟”是拱肋“拔地而起”的核心关键。在塔架H型钢立柱生产加工期间,工程管理部与质量管理部结合正龙红水河特大桥H型钢塔架工艺优化经验,将H型钢立柱端头法兰板“先焊后铣”工艺改进为“先铣后焊”工艺,能够将法兰板铣刨与H型钢下料切割相互独立,满足法兰板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铣刨需求,显著提升了H型钢立柱生产加工速度。
刨铣后的法兰板 韦甫诚/摄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实现生产加工“提质增效”的成事之基,工程管理部在生产管理中“频频出招”,向内狠抓精细化管理,向外用好部门协同机制,用更为出色的生产加工效益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