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凌晨,集团公司培森柳江特大桥顺利完成象州岸主墩上构35号块悬臂浇筑,标志着该桥主桥箱梁象州岸悬臂浇筑全部完成。
桥衔群山跨碧波 皮林采/摄
培森柳江特大桥是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控制性工程,桥长2.58公里,主桥采用(145+280+145)米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
进入主桥箱梁悬臂浇筑施工以来,集团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施工管理,以“科技+管理”推动培森柳江特大桥实现“高品质绿色快速建造”目标。
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把控混凝土泵送 皮林采/摄
培森柳江特大桥主桥箱梁为单箱三室结构,拉索区节段设计有横隔板,其特定的复杂构造直接影响主箱梁建造速度。对此,集团公司创新研发并应用了钢筋、预应力筋、锚具预埋件的新型定位及施工方法、新型装配式铝合金内模吊架系统,在显著提升结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的同时,将大桥含横隔板节段的主箱梁施工周期缩短至12天/节段。
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 皮林采/摄
培森柳江特大桥主箱梁结构庞大,箱梁截面内部轮廓复杂,箱梁水化热、太阳辐射温度应力对结构裂缝有重大影响。课题研究团队基于桥梁的箱梁节段尺寸,在桥址位置按1:2浇筑温度场模型,现场研究箱梁截面在水化热期间最大温度梯度出现部位,对温度应力致裂风险开展评估,并提出温控防裂工程对策,进一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改进箱梁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法,加强浇筑及养护控制,实现主桥箱梁“内实外美”。
试验检测人员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 皮林采/摄
建设团队采用BIM+GIS电子沙盘平台系统,并接入高清监控系统,通过远程操作,可对施工现场质量、进度和安全行为进行实时监督。BIM+GIS电子沙盘平台系统同步接入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现场的混凝土温度、预应力大小和构件位移等控制性数据,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在培森柳江特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施工重大方案上邀请桥梁专家进行论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切实保障品质工程建设。
青年员工讨论施工细节 皮林采/摄
截至目前,全桥70块悬臂浇筑节段仅剩来宾岸2个块段,悬臂浇筑总进度为97.1%;大桥两岸共46组(92根)斜拉索,斜拉索施工总进度为95.6%。
下一步,全体参建人员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紧抓旱季施工黄金期,稳步推进培森柳江特大桥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