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导师带徒活动是华体会官网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载体,13年来已累计有1000余名新员工“出师”。二公司基于深厚的人才培养沃土,坚持传好薪火、帮到实处、带出成绩,不断探索“1+N”导师带徒新模式,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育好“人才苗”,筑起“人才林”。
“职场领路人”盘活平台资源
业务导师传道授业
成长导师指引航向
发展导师排忧解难
在“1+N”导师带徒新模式下
65名新员工茁壮成长、锋芒渐露
一起来看下他们的成绩单吧
新员工们的亮眼成绩
离不开一步步踏实的脚印
导师们一次次的言传身教
更得益于公司的“1+N”导师带徒新模式的强大引擎
新员工们如何“厉兵秣马”?
导师带徒活动如何成功“出圈”?
一起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吧
立足新岗位
环保管理是打造“绿色品质工程”的重要一环,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在来宾筹备项目设立新岗位——环保管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入职一百余天,环保管理员王梦娜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清水河位于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古塔村准水源保护区,如果水质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第一次和导师开展环保巡查,清澈见底的清水河一下子击中了王梦娜的内心:流水潺潺、碧波如镜,果然“河”如其名。一旁的业务导师兰加对对她说:“梦娜,建设清水河大桥环保管理任务艰巨,你又是今年新员工里唯一的一位环保管理员,可见这份工作的重要程度,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出一番成绩。”
王梦娜进行环保巡查 侯仪标/摄
王梦娜暗下决心,要让施工过程中天常蓝、树常绿、水常清。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王梦娜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尽最大可能维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自入职以来累计开展环保交底42次,参与编制环保相关方案制度7份。
除了日常防止废弃物污染水体,如何在进行水下桩基施工时防止泥浆渗漏,是环保管控工作的重点。如果泥浆池设立在河岸两侧,长距离的泥浆回流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有更大的环保隐患。在与导师的探讨中,她建议泥浆池采用临时钢箱,缩短泥浆循环长度,在保证不影响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大容量钢箱储存泥浆,定期清运多余泥浆,同时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劳务工人进行交底,提高环保意识,将环保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最后方案顺利落地。
王梦娜撰写环保方案 江益/摄
王梦娜表示,自己需要学、需要看、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如何培养环保管理顶层设计思维、推动环保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各方面等都是重大课题。“我将会继续扎根环保管理第一战线,在导师的带领下武装自身,为路建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梦娜如是说。
成长新变化
新员工王国荣是崇爱二分部桥梁施工员,在刚入职的一个月里,他的任务是结合现场熟悉图纸,摸透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每次出外业,导师都会找出施工过程的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分享他的处理经验。过程中,王国荣不断做笔记、看规范,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王国荣指挥现场施工 梁柱/摄
渐渐地,业务导师陆仕开始安排他独立工作,独自管理长桥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盯细节、抓质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管自己想把工作做好,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常常早上七点钟就接到各种电话,几乎天天跑施工现场,和师父学到了很多施工经验,自己也变黑了不少,但‘黑’并快乐着。”王国荣说。
“作为一名施工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要观察天气,做好施工计划,安排好材料供应,还要了解劳务工人工作情况以及现场机械设备性能。”每次收工回来的路上,陆仕都会叮嘱一番,提醒他要多看多听多总结,会说会写会施工。
王国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梁柱/摄
王国荣始终把导师的指点放在心里,晚上总会到办公室写日记、看图纸、学规范、记收获,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他的管理下,11根墩柱、2个桥台、15片盖梁、12根桩基、60块支座垫石顺利完工。“非常感谢三位导师指引我走好职业道路,相信我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久的将来,定能独当一面。”王国荣说。
实现新变化
“协调岗,是每个项目在筹备时就要冲锋在前的岗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征地,为开工后的顺利施工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入职第一天,业务导师廖巧华对初入路建的协调员施兆昆进行工作交底。
在导师和前辈们的带领下,施兆昆每天穿梭在项目沿线的村屯之间,与不同群众打交道,宣讲国家的各类用地补偿政策,解答群众疑惑,消除群众顾虑,为群众解决各类用地补偿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他逐渐上手掌握了协调工作,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施兆昆(左)采访项目沿线村民 黄晴/摄
为优化人才队伍、让施兆昆有更全面的发展,11月初,二公司和项目决定提前两个月将他从协调员转为政工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学习的宝贵机会。”他说。转岗的第一天,内心忐忑的他走进办公室,没想到同事们给他准备一个小礼物和一封信,并详细讲解了党务政工岗的工作职责、与协调岗的不同之处,让他倍感温暖。
转岗后收到的小礼物和信件 施兆昆/摄
“欢迎你的到来,在未来工作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我们沟通,我们都会和你一起突破难关、勇往直前!”综合办热情的氛围让他有了更大的工作动力。为了快速适应岗位,他积极与导师联系,请教如何使用OA上传新闻稿件,开始慢慢接触党建、行政、人力、后勤等工作。
11月13日,在导师的指导下,施兆昆发出了转岗后的第一篇新闻。“有这么棒的前辈,即使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再大挑战,我都不会退缩!”他说。
拥抱新技术
2019年7月,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耿嘉庆入职华体会官网。从自主学习建模计算软件,到担任技术管理员开展Midas Civil培训,再到跟踪飞龙大桥的重难点专项施工方案,在导师施炳前的悉心指导下,耿嘉庆不断钻研方案、精进技术。来到平沙公路项目后,耿嘉庆作为主要技术人员,重点参与飞龙大桥相关科技项目的开展和重难点技术方案的攻关,进行“免围檩堰模一体化双壁钢围堰”“双限位限重桥梁悬臂施工用复合式智能吊”等设计。2021年9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仅仅入职两年的耿嘉庆被提拔为平沙3标副经理,在路建闯出了自己的一条技术晋升之路。
今年6月,得知同样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的新员工李永霞和谭海涛要成为自己徒弟时,他既欣喜,又有些担心。“因为我之前没有过相关的带徒经验,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业务导师这个位置,但我想,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宝贵的经验,我会把我的所学所获都分享给他们,把导师带徒的精神传承下去。”耿嘉庆表示,自己既是一名徒弟,也是一名师父,所以更知道该怎么带着徒弟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耿嘉庆(中)与两名徒弟讨论技术方案 廖永腾/摄
工作上,耿嘉庆要求李永霞和谭海涛两名徒弟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懂的要多问、多交流,合理安排时间去施工现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项目规章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他既是师父又是学长,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也以身作则,很多技术难题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上对我们也是关怀备至。”李永霞说。
李永霞(左)向导师请教问题 廖永腾/摄
世界最大跨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既是他们与导师钻研技术的“实践基地”,也是他们的成长成才大平台。在导师耿嘉庆的指导下,谭海涛和李永霞参与编制了《飞龙大桥边跨现浇、合龙段专项施工方案》《预制T梁运输与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等多项专项施工方案,完成工法《深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QC课题《提高深水大直径桩基施工中钢筋笼安装精确度》等多个技术成果。他们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与导师交流探讨技术理论,加强实践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成果,积极为飞龙大桥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启新赛道
自从首个入职视频“引爆”新员工之后,来都1-2分部的新员工郑大庆有些停滞不前。“如何将七夕与工地结合起来?如何创新脚本思路?用什么镜头表达主题?”他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自己的成长导师张佳伟。
“视频制作要做到‘五个不’——不粗陋、不拖沓、不高冷、不平淡、不无聊,既要围绕目标受众和需求,又要打出差异化,这样你的作品才能出圈出彩。”张佳伟和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鼓励他利用小视频“短平快”的特点。经过一晚上的思想碰撞,郑大庆决定结合项目的桥梁和隧道,以新鲜的运镜和节奏感,突出工地人的浪漫。三天之后,又一个“爆款”视频推出,获得声声好评。
郑大庆(左)与导师张佳伟交流工作 赵雯/摄
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很多机会也找到了郑大庆。在“建匠百日”视频的审片阶段,他发现视频整体节奏和原想法有偏差,加上某些镜头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重新补拍会大量耗时。面对如此窘境,郑大庆的业务导师赵雯出马“解围”,提出在几分几秒加上综艺特效,并点出要优化呈现效果,保证了按期出片。“正如视频中的那一句口号,导师带徒1+N模式,稳得很!”郑大庆如是说。
郑大庆使用无人机 赵雯/摄
作为政工员,郑大庆展现了视频制作天赋,不断刷新政工速度,共推出了39篇新闻稿件,参与制作12条视频。一个个优质的视频,获得频频点赞。在路建成长的过程中,郑大庆不断勇敢前行,迸发新想法,跑出加速度,因为他知道:这场赛跑,有导师相伴,并不孤独。
弦歌不辍,桃李芬芳
新员工导师带徒活动持续火热开展
肩并肩,手把手,心连心
新员工和导师的距离不断拉近
成绩不断刷新
听,65名新员工发出响亮的声音——
“请党放心”
“请路建放心”
“强国有我,强企有我!”
部分新员工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