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的悬崖、近乎90度的山坡和布满尖锐岩石的崎岖的小道……在结束与一公司以及拍摄团队连续几天的项目采访、拍摄之旅后,每每提到华体会官网边境拦阻设施应急建设项目,我的脑海中依旧会浮现出这些的画面。
工人在高山坡陡上递送施工材料 唐振海/摄
布满尖锐岩石的崎岖的小道 唐振海/摄
深山密林处处有想不到的险
没有水、没有电、大型施工器械无法进入是边境拦阻设施应急建设项目每一个施工点都必须面对的难题。齐腰的杂草、带刺的树枝以及随处出没的山蜂蛇虫都给项目前期施工带来了一定阻碍。
撑开腿有巴掌那么大的蜘蛛随处可见 唐振海/摄
艰险,是我对边境拦阻设施应急建设项目的第一印象。蜿蜒的沿边公路盘绕在陡峭的山腰之上,一边是山壁,另一边是没有任何护栏的山崖。沿边公路并不宽敞,勉强容得下两辆车一起通过,虽然知道行政车师傅经验老道、技术过硬,但每次会车还是让我不自觉地为司机师傅捏一把冷汗。
跟随项目部行政车到达指定地点,本以为已经到达施工点,但被项目部人员告知,想要到达施工点还需要步行前往。就这样带着对施工点的好奇,我们一行人便跟着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队一同攀上山坡、穿过密林,踏入一条望不到头的山林小道。
“我的天呐,就这个看着不高的山坡我休息了五次才爬上来,心脏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拍摄团队的罗老师气喘吁吁地跟我说道。十几斤重的三脚架、近二十斤重的相机镜头背包,携带着摄影器材的我们早在半山腰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身上的短袖也早已被汗水浸透。看着面前陡峭的山坡,两侧几乎没有扶手,稍不留神就会从山上滑下。别说是背着相机、扛着脚架,就算是没有携带任何东西,爬上山坡到达施工点,都是艰难无比。
同项目部人员攀登高山前往施工点 唐振海/摄
“项目各施工点分部在100多公里的沿边公路、边防巡逻道上,涉及约43公里的拦阻设施建设工作,点多面广。”上山途中,项目政工员王碉龙向我介绍着。项目各施工点都是山林原始地面,所有施工点都需要人工清表才能进行施工,并且从项目经理部到最远的施工点往返一趟需要近3个小时。项目管理人员为了不浪费在路途上的时间,午饭基本是在山里解决,八宝粥、小面包是他们最常吃的午餐。
管理人员在山间的施工现场吃盒饭 唐振海/摄
工人在施工现场简单就餐 梁剑锋/摄
而正是这样通往施工点的道路,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队的工人们每天要往返数十趟。虽然来之前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没想到项目的艰险程度还是远远超出我的心理预期。
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队的工人们每天要在山林中往返数十趟 唐振海/摄
材料运输处处有想不到的难
“道路的艰险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最难的是如何保障施工材料能顺利运达施工点,筹备勘查阶段,这一难题可把我们项目负责人蒋敏给愁坏了。”项目材料部主管杨海燕说道。
采访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项目施工点位较为分散,进山道路狭窄,山高林密,部分道路呈阶梯式,根本无法使用机械运输材料。蒋敏要求项目施工员以及各劳务队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障材料运输。
项目管理人员在未清表段现场勘探 唐振海/摄
“当时项目负责人蒋敏带着我们几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几乎跑遍了这40多公里的施工点进行实地勘察,定下了各施工点材料的运输方案。”杨海燕望着山林感慨地说道。
仅用10天时间,项目施工材料到位50%以上,这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做成了。“路能走车就用车运,车走不了的就用马驮,马到不了的就人来扛。”杨海燕眼神坚定地对我说道。我在现场施工员和杨海燕的带领下走进项目各个施工点,只见工人们卖力地搅拌着混凝土,另一边的工人排成一列,手递手将一桶桶拌合好的混凝土传递到浇筑一线;一批批Y形钢立柱及刺绳等材料,经小型货车二次转运,由人工搬运至施工点;山林之中,马儿驮着碎石、石粉、水泥以及施工用水,向施工点迈步前行。
项目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运送材料 唐振海/摄
近90斤的Y钢立柱、接近100斤重的水泥以及一卷卷的钢丝绳以及铁丝刺网……就这样在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劳务队的努力下,将材料运送到位。这样艰苦的施工景象让我很难想象到现在已经是各类先进机械设备随处可见的2021年,恍惚之中我好像看到了六七十年代,路建人肩扛砂石、手握推车的样子......
过去和现在
“这应该是我到过的最艰苦的项目了。”“这个项目施工环境比我们当时在梧柳7标还要艰苦。”这是我采访、拍摄几天下来听到的最多的几句话。项目虽艰苦,但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在项目部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眼中都让我看到了坚决完成筑牢边境防护网任务的决心,让我很是触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群路建“边境战士”用不畏艰险的意志在边境筑起了“边境长城”。每到达一个施工点,我都尽可能多的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队工人们施工的瞬间,可能对于他们而言我拍下的仅仅是一张张照片,但对我而言,这一张张照片里记录的是这群再平凡不过的一线职工,在崇山峻岭间克服重重阻碍为国筑边不平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