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开始了令人不胜恐慌的“亲情帐”计算公式: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再活30年,而我们一年回家两次,那么还能和父母再聚60次;如果一年回一次,则还能相聚30次;如果两年回一次,还能聚15次,三年一次则10次。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活20年,而我们一年回家两次,那么还能和父母再聚40次;如果一年只回一次,则还能相聚20次;如果两年回一次,还能聚10次,三年一次则7次不到……如果我们的父母还能活10年,你还敢计算下去吗?
一直以来都未曾细算与亲人相聚的时日,习惯了在外求学、在外工作的漂泊日子,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与同学、与朋友、与同事甚至与陌生人一起度过。然而热闹喧嚣的背后总透着些许怅然,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群聚狂欢只是我们抗拒节日寂寥的一种方式,假装成熟不恋家的洒脱也不过是掩盖怀念温情的借口。
中秋临近,办公室里满溢的月饼香味还是让我时常走神,想念家里打的月饼,想念二叔做的糖醋鱼,想念老妈做的沙糕,还有香得油腻的炸甜圈;想念那年明月夜的楼顶,几个少年摆弄供品,遥指流云变幻,期待嫦娥飞奔的心情……
时间、空间的隔绝,让我们有太多的想念,我们只能用想念缅怀我们的年少天真,用想念填补我们日渐淡白的亲情,维系家的温度。
是夜,明月未现,秋雨纷纷,少了几分佳节的气氛。一场秋雨一场凉,正临窗感叹,却意外收到母亲笨拙的发来短信:女儿,中秋快乐,有没有月饼吃?真的好想你们。
暖意肆溢,想不到从来都羞于表达情感的朴拙农妇,会用文字述说对儿女的思念。若情不至深至浓,不至此。
家庭生计让一家四口分居三地,各据一省。家,成了一个空巢穴,只待春天,我们候鸟般飞回,相聚,逗留,然后继续迁徙。
2010年,23岁的中秋,依然在外面过。如果套用“亲情帐”的公式计算,亲爱的我们,还可以在迁徙后重聚几回?(六河3标 马江丽)